——记2023年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获奖农户代表云南省巍山家香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罗志刚
罗志刚,现年37岁,大理州巍山县人,曾经外出务工近10年,现任巍山家香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罗志刚出生在巍山县青华乡,并不是一开始就从事养殖业。2004年从巍山职业中学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到上海宝钢集团务工。当时家境较为困难向亲戚借了2000元钱,筹齐了去上海的车旅费和工作介绍费,带着父母的嘱托和自己的梦想踏上了上海务工之路。在上海宝钢集团的那段日子里,罗志刚勤学苦练,多次被评为集团岗位能手,并被提拔为生产管理人员,工资也慢慢的上涨,算是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然而,此时罗志刚深知生活的不易,家乡的贫困面貌一直没有得到改变。“家乡有闲置多年的老茶园,有山有水有人力,无论气候和地理条件都适合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可闲置资源要如何变废为宝?”是一直困扰罗志刚的问题。就在此时,为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巍山县通过提供创业信息、开展创业培训、给予创业贷款扶持等措施,努力把有技术、有经验的年青人“请回来”创业,以达到“创业一人,带动一方”的效果。在各项优惠政策的吸引下,罗志刚的返乡创业梦想被激活。
2013年7月,罗志刚辞去上海的工作,带着打拼多年的20多万元积蓄返乡创业,扎根基地三年,时间进入2016年,在产业基本稳定时,罗志刚又回到老家承包了茶园,发展高山生态茶,通过对茶园升级改造,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废茶园在两年内得到迅速恢复,罗志刚采取种养结合的方式,在茶山建设了一栋生态鸡场和一栋生态猪场,在茶园放养生态黑猪、白鸡生态茶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为巍山县的种植养殖业起到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作用。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巍山县大力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生猪、肉牛等特色产业。罗志刚抓住政策扶持机遇,以茶山为试点,在巍山县10个乡镇启动了生态猪养殖四链融合共同发展模式(就是将企业和养殖户在“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利益链”融合捆绑在一起共同发展产业扶贫模式),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保险+环保”的模式发展生态猪养殖。借助东西部协作沪滇项目落地青华乡的机遇,实施了彝家黑猪种猪扩繁场项目存栏能繁母猪400头,年培育仔猪10000头,仔猪出栏后带动全乡160户农户参与代养,每年为7个村委会解决集体经济收入33.8万元,目前产业分布巍山县6个乡镇11个村委会,每年向11个村委会支付集体收益133.8万元,受益村民1762户。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发展中稳步扩大产业链,在昆明与“臻土彝家黑猪”合作黑猪肉品牌专营店,并延伸黑猪体验餐厅、猪肉制品深加工等产业链,目前在昆明共开设58家臻土彝家黑猪肉专卖店,已发展服务会员客户11万户,坚持养殖推动乡村振兴,让健康食品走进千家万户,让大山深处的优质黑猪肉走上大都市的餐桌。
发展至今,罗志刚先后获得2020年第四届“中国创翼”“创翼云南”创业大赛“全省优秀创业创新项目”奖和“创业扶贫专项赛优秀奖”、2020年大理州脱贫攻坚“扶贫明星企业”、巍山县政协双助推示范点,第四届大理青年创业州长提名奖、巍山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巍山县第二届兴巍优秀人才“十佳创业先锋”称号,大理州最美企业家提名,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二等奖。“当年是乡亲们凑给我2000元的路费走上了外出务工的路,这些年企业发展也离不开政府沪滇合作等项目的支持。”作为一名返乡创业人员,政府给予了罗志刚政协委员,州党代表,工商联兼职副主席,等平台,罗志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整合资源,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捐资助学、帮老助困、抗击疫情……罗志刚相信在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下,胸怀理想、敢闯敢干的畜牧人肯定会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实践中,谱写新的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