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冷空气转守为攻,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逐渐拉大。
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
白露天气晴好,光照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和营养积累。

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
白露期间土壤水分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薯块迅速膨胀,此期生长量大。
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
指白露时节可以收割谷子,霜降时节可以采摘柿子。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容易形成白色的露珠,多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指白露时节粳稻齐穗开花期的场景。

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麦
黄淮地区白露、秋分时适宜种菜,秋分、寒露时适宜播种冬小麦。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寒露种沙滩
小麦播种要因地制宜,一般在北方高山背阴坡地温度较低,应在白露时提前播种,平原在秋分播种小麦,沙滩地温度高的地方则应推迟到寒露时播种。
白露五升,寒露一斗
多适用于北方麦区。指小麦播种量随着播期的推迟,要相应增加。
文章来源: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组编《农谚800句》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