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易栽易活,耐贫瘠,抗干旱,是环境绿化、制作盆景和观光果园应用的好树种,被古人称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也”。石榴不仅好吃、好看,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起源与传播
【起源】石榴起源古代波斯地区,就是现在的伊朗、阿富汗、格鲁吉亚、印度等中亚地区。是一个古老树种,也是历史上栽植较早的果树。
【传播】公元前2000年左右,以航海著称的迦太基人(Carthaginian)(一说为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了地中海殖民地,同时将石榴传到了埃及和突尼斯,腓尼基人对石榴传播起了很大作用,因为腓尼基人所能到达的地方,都会带去鲜艳可口的石榴;大约在同一时期,传播到了希腊和土耳其西部。公元前100年左右石榴传播到罗马帝国和西班牙,西班牙把石榴作为国花。据文献记载,在公元前4世纪时,石榴由地中海地区传播到欧洲,随着后来人们的航海、战争、佛教等行动,石榴被传到中国、缅甸、东南亚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东方,石榴多由中国及印度向外传播。石榴传到中国后,又由中国传至日本、朝鲜等其他国家。在15世纪早期石榴传至印度尼西亚,15~17世纪从西班牙传至墨西哥、中美洲及南美洲。经墨西哥传至南美各地。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才将石榴传到美国,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现今石榴已在印度、土耳其、阿富汗、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黎巴嫩、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伊朗、巴基斯坦、地中海、以色列、马来半岛、欧洲南部和热带非洲等地广泛种植,至此,石榴几乎已经遍布温带、热带各个国家,成为全球广泛栽培的果树。
(二)生产与应用
【分类】石榴按其用途可分为观赏石榴和食用石榴两大类。观赏石榴又可分为花石榴和小石榴两种类型。花石榴植株较大,多植于庭院、路旁,其花朵硕大,多为重瓣,花期从5月到11月,但坐果率较低,即使结果,果实也味苦少汁,不能食用;小石榴植株矮小,株高仅30~60厘米,叶、花、果都很小,多做盆景、案头清供。食用石榴植株高大,枝条粗壮,每年只开花一次,花期也短,但坐果率高,果大质优供人食用。果实色彩艳丽,籽粒饱满,汁多味美,清香可口。食用石榴按果实成熟后的果味不同可分为甜石榴和酸石榴两类。
【生产】我国是石榴品种资源丰富的国家,分布也非常广泛。分布地点海拔最低50米(安徽怀远),最高1800米(四川会理)。在国内的栽培范围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温带3个气候带。按照中国地理和气候条件,石榴的主要产区被分为南、北两区,分布在东经98°~122°、北纬19°50′~37°40′,遍及20多个省(自治区)。即北方温带区,包括新疆、甘肃、河南、陕西、山西、安徽、江苏、山东等省(自治区),以黄河中游和淮河流域为重点,北部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为-19.0℃;南方的亚热带区,包括长江以南以四川、云南的金沙江干热河谷为集中区的几个省。
【消费】石榴不仅好吃、好看,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保健价值和经济价值。据现代科学测定,石榴果实中含糖类17%、水分79%,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高1~2倍,此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的;石榴具有生津化食,抗胃酸过多,软化血管,止泻、解毒、降温等多种功能;石榴中含有延缓衰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减缓癌变进程的高水平抗氧化剂,抗衰老的多酚含量比绿茶多得多,石榴中所含的成分不仅可以抵御日光辐射,预防皮肤衰老,而且可以增加产品的防晒系数(SPF)水平;石榴鲜食能生津化食、健脾胃,还可以制糖、酿酒、酿醋、制清凉饮料等。
【贸易】石榴树适应性强、好管理,在中国的南部和北部等地都有栽植。截至目前我国石榴生产总量达100万吨,种植近120万亩,已超过了伊朗,居世界第一位,但其产量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比重仅1.2%。
文章来源: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组编《农业物种及文化传承》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