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睡莲科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其花为莲花,又称荷花,还有芰荷、水芙蓉、芙蕖、藕花、水芝、水芸、水华、水旦、泽芝、玉环、菡萏、六月春等别名。
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来说,莲藕可是立冬过后最为理想的进补食物,不管是生吃还是煮熟了吃,都具有众多的好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莲藕的前世今生。

【起源】莲藕是一种古老的被子植物,原产于中国,不仅可供食用、药用,莲花还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深受人民群众所喜爱。至少在7000年前我国就有了莲藕。古籍《诗经·郑风》《诗经·陈风》中,分别写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和“彼泽之陂,有蒲与荷”的诗句。郑、陈就是现在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陕西、河南、安徽等省;荷华和荷都是莲藕的别名。这表明当时莲藕在中国分布已较广泛。
【传播】关于莲藕栽培技术的系统记载,最早见于6世纪的《齐民要术》载有“种藕法”和“种莲子法”两节,分别记有:“春初掘藕根节,头着鱼池泥中种之,当年即有莲花。”“八九月取莲子坚黑者,于瓦上磨莲头,令皮薄,取墐土作熟泥封之,如三指大,长二寸,使蒂头平重,磨去尖锐,泥干,掷于池中,重头向下,自然周正,皮薄易生,少时即出。”
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品种选育也应运而生。李时珍所撰《本草纲目》中记有:“大抵野生及红花者,莲子多而藕劣;种植白花者,莲子少而藕佳;其花白者香,红者艳,千叶(重瓣)者不结实;别有合欢并蒂者;有夜舒荷,夜布昼卷。”随后明代王象晋编写的《群芳谱》、清代杨钟宝编写的《巩荷谱》,都系统记载了莲藕品种的特征和特性,并详细介绍了莲藕地栽和塘栽的方法,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种植面积也随之扩大。
【分类】莲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变异类型,经过人工选择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类,藕莲和子莲属食用莲,花莲属观赏莲。
(1)藕莲以其肥大的地下茎供食用。一般正常生育而成的全支藕重在1千克以上,最重的可达4~5千克,长达70~100厘米。一般叶脉突起,叶片较大,开花较少或不出现花朵。
(2)子莲以其所结果实中的种子即去皮的莲子供食用。子莲的藕较小,全支藕重多在1千克以下,且质地较硬。叶脉不突起,叶片较小,开花多,结果多,莲子也较大。子莲开花结果延续的时间长,荷花种子已经成熟,而后期的才开放。
(3)花莲分为3系5群13类及28组。即中国莲系、美国莲系和中美杂种莲系。再以株型大小为一级分类标准,中国莲系、中美杂种莲系均可分为大中花群、小花群,美国莲系只有大中花群。以花的重瓣性为二级分类标准,群又可分成单瓣类、复瓣类、重瓣类、重台类、千瓣类等,再以花色为三级分类标准,则可细分至28个组别。

【生产】莲藕居于我国水生蔬菜首位,主要集中于湖北、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广东、河南诸省;子莲以江苏种植面积为最大,其次是湖南、福建、江西、湖北、浙江等省;花莲以武汉、杭州、北京、南京、济南、合肥、深圳、澳门等城市或地区居多。在我国栽培面积很大,品种也比较多。初步统计具有不同特色的各地莲藕品种有600多份,栽培面积达750万~1050万亩。随着品种的改良、栽培技术的改进等,莲藕的产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每亩500~750千克提高到1000~2000千克。采用高产品种和新的栽培方式的,有的则达到了3500千克以上。
【消费】莲藕全身是宝,根、茎、叶、花、果都有经济价值。除了藕和莲子供食用外,花粉、荷叶、莲芯等也都可以做菜肴或饮料及保健食品。藕一般含淀粉10%~20%,蛋白质1%~2%,莲子中的淀粉、蛋白质含量分别高达40%~50%和19%~22%,且都含有多种维生素,是优良的水生蔬菜和副食佳品,可供生食、熟食、加工罐藏、制作蜜饯和藕粉等。藕既可做水果或凉拌菜生食,又可炒、煮、蒸、煨等,做成桂花藕、拔丝藕片、夹肉藕、糖醋藕片、藕圆等各种熟食佳肴,还可加工成藕粉、藕汁、蜜饯、罐头等。莲子为滋补性食品,以其为原料可做成许多汤、菜。
【贸易】全国莲藕产品年创汇10亿美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等地,其中“中国荷藕之乡”江苏宝应创汇1亿美元。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