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首 页 | 基金会简介 | 章 程 | 组织机构 | 基金要闻 | 政策法规 | 专项基金 | 管理办法 | 研究进展 | 基金资助活动
【农耕文化】《农业物种及文化传承》——茶的起源与传播
日期:2022-06-23 发布单位: 作者:

  茶叶与咖啡、可可一起,被公认为世界三大无酒精的饮料。世界消费茶叶的国家约160个,几乎遍及全世界。

  起  源 

  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目前全世界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茶树起源中心在云贵高原的大娄山附近以及邻近的湖南、广西、湖北巴山少数民族居住较多的地方,即横断山脉至大娄山脉的山区是茶树原产地主要区域,其他则为演化地区。

  传  播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我国茶业的最初孕育、发生和发展源于南方。①秦汉时期巴蜀诞生了我国茶业。顾炎武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②三国西晋时期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渐成茶业中心。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③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迅速发展。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桐君录》中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兴起。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

  约于5世纪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6世纪中叶,茶种由华严宗智异禅师在朝鲜建华严寺时传入朝鲜半岛;805年、806年,日本最澄、海空禅师来我国留学,归国时携回茶籽试种;宋代的荣西禅师又从我国传入茶籽种植。10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中亚;15世纪初,葡萄牙商船来中国进行通商贸易,茶叶对西方的贸易开始出现;而荷兰人在1610年左右将茶叶带至了西欧,1650年后传至东欧,再传至俄、法等国,17世纪时传至美洲;印度尼西亚于1684年开始传入我国茶籽试种,以后又引入中国、日本茶种及阿萨姆种试种。1780年由英属东印度公司传入我国茶籽种植。19世纪后,斯里兰卡、俄国、土耳其、肯尼亚、几内亚、阿根廷、阿富汗、巴基斯坦、马里、玻利维亚等国,先后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进茶籽种植,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传授种茶、制茶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信息维护: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技术支持: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43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
邮编:100125
电话:86-10-59194457/4699/4698
传真:86-10-59194458
E-mail:casef44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