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芒种忙种,连收带种
芒种的芒,指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收获;种指谷黍类、豆类等作物的播种。此外,芒种二字谐音忙种,指农忙季节进入高潮。多适用于黄淮、江淮及江南地区的夏收夏种。芒种时节麦子成熟,是收割麦子的高峰时期,有“芒种到,无老少”之称,接茬要忙着播种秋熟作物。
芒种麦上场,龙口夺粮忙
“龙口”指降雨。小麦成熟收获期间,雷阵雨天气较多,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有时提前,因此,小麦一旦成熟就要抢收抢晒,确保颗粒归仓,防止出现烂麦场(也称烂场雨)。

芒种前后麦梢黄,红花小麦两头忙
黄淮地区芒种前后小麦、中草药红花同时成熟收获,既要忙着收割小麦,也要忙着收获红花。
芒种糜子急种谷
糜子又称为稷米、粢米,是一种生长期短的禾本科作物,80~100天就能成熟,是秋熟作物中最后播种的庄稼。华北地区如遇到天旱无雨,其他作物误了节气时,多用它来弥补。谷子比糜子生长期长,生长后期有可能遭受冻害,因此要抓紧播种。
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华北地区及山西等地,由于早霜来临早,从芒种至早霜来临只有100天左右的时间,过了芒种再播种的作物一般很难正常成熟。
芒种边,好种籼;芒种过,好种糯
福建谚语。指籼稻在芒种时适期播种,粳、糯稻在芒种以后适期播种。
芒种插的是个宝,夏至插的是根草
江苏农谚。指水稻插秧要早,才能壮苗高产。芒种时节插秧比较好,夏至插秧有点晚,水稻生育期缩短,不利于高产。

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
多适用于华北地区。由于农历与公历的差别,使得节气有时提前有时推后。农民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芒种这天处于农历四月时,则节气提前,小麦成熟的时间相对较早;而芒种处于农历五月时,则节气推后,小麦成熟的时间相对较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