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又名葵花,是一种株型较大的草本植物,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国,向日葵位居大豆、油菜、花生之后,属于主要的油料作物。

【起源】向日葵原产于北美洲西南部。根据考古发现,公元前3000年美洲印第安人部落就开始使用野生向日葵。至今,美国原住民还保留着用向日葵做药的传统。
【传播】北美印第安人将野生向日葵进行驯化,逐渐演化为最早的栽培向日葵。

(1)向欧洲传播。1510年西班牙探险队从美国墨西哥州将向日葵带入欧洲作为观赏植物,随后又用作园艺与农作物;17世纪向日葵从德国传入东欧;18世纪从荷兰引入俄国;18世纪末,向日葵品种俄罗斯毛象和俄罗斯巨人又被引入美国。据推测,现在美国栽培的向日葵大多数品种是来自欧洲。19世纪中叶,欧洲的向日葵作为一种油料作物进入大田栽培,此后,随着奶牛畜牧业的集约化,向日葵同时开始用于青贮。

(2)传入我国。明代万历年间向日葵传入我国,至今约有400年的历史。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人把向日葵种子带到南洋一带,经商船传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陆路从越南传入云南等南方地区,用作观赏或干果食用种植。“向日”之名,见于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约1635年)、清代陈扶摇的《花镜》(1688年)及清代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1846年)等书中,开始有了关于向日葵的叙述。1820年谢方在《花木小志》中写有向日葵处处有之,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说明向日葵在中国种植已较为常见。但一般认为北方地区种植向日葵历史较短,在20世纪初,分别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传入我国新疆与东北地区,1956年我国把向日葵作为油料作物栽培以后发展较快,当年播种面积达342万亩,1974年从国外引入油用型向日葵不育系、保持系材料进行向日葵“三系”育种和杂交制种,1979年被正式列为国家油料种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