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首 页 | 基金会简介 | 章 程 | 组织机构 | 基金要闻 | 政策法规 | 专项基金 | 管理办法 | 研究进展 | 基金资助活动
【农耕文化】《农业物种及文化传承》——李的起源与传播
日期:2022-04-29 发布单位: 作者:

   李为蔷薇科李属植物,全世界有30余种。我国目前李栽培面积约1 600万亩,产量约360万吨,平均亩产量约220千克。


  【起源】中国是李属植物的原产地之一。中国李,别名李、山李子、嘉庆子、嘉应子、玉皇李、日本李等,原产中国长江流域;杏李,别名红李、秋根李,原产中国的华北和西北的东部;乌苏里李,别名东北李,原产中国东北各省;欧洲李,别名西洋李、洋李、脯李、酸梅,原产中国新疆伊犁以及西亚和欧洲地区;樱桃李,别名樱李,原产中国新疆以及中亚、天山至亚得利亚海岸、小亚细亚和中亚细亚、巴尔干半岛、高加索、外高加索、北高加索、土库曼山地、哈萨克的鲍斯坦德克区、中塔什克斯坦山区、阿塞拜疆的南部地区、格鲁吉亚西部、伊朗等广大地区;美洲李,别名美国李,原产北美洲;加拿大李,原产加拿大和美国。 

  【传播】中国李是在西汉时期(前206—前25年),随桃、杏传播到日本和伊朗的。中国李在1627年传至法国,1880年前后传入美国,成为育种上的重要材料,用其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特别是传入美国后,与美洲李杂交,培育出许多种间杂种,在品种改良中贡献极大。中国李传入欧洲和美洲之后,以果实较大、色泽艳丽、香气浓郁、风味佳美、适应性强等特点,迅速在当地推广,很快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的李栽培种。在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也栽培着中国李的杂交种。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信息维护: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技术支持: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43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
邮编:100125
电话:86-10-59194457/4699/4698
传真:86-10-59194458
E-mail:casef44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