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树姿挺秀,繁英满枝,整株花期长达数月之久。山茶吐蕊于红梅之前,凋零于桃李之后,满天霜雪之季,独有山茶争艳,代表了中国人品格刚毅、勇敢顽强的品德和情操。

【品格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茶花被用来表示春光、春意和耐久、长寿,寓意生机勃勃、葱郁茂盛、健康长寿。茶花凌霜傲雪,在恶劣条件下顽强生长的品格,同中华民族刻苦耐劳、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融为一体,体现了民族精神。山茶花深受国人喜爱,被重庆等20多个城市选为“市花”。茶花还是和平友谊的象征,1979年邓小平同志访美时,白宫国宴餐桌中央的装饰物,就是来自卡特总统家乡佐治亚州的1 500支白色、红色、粉红色的山茶花。
【民俗文化】明代邓直《茶花百韵》中称赞山茶花有十绝:一是艳而不妖,雍容华丽;二是寿经百年,尚如新植;三是枝干高耸,大可合抱;四是肤纹苍润,云气樽垒;五是枝条黝纠,状如龙形;六是蟠根兽攫,轮囷离奇;七是丰叶森沉,型如幄帐;八是性耐霜雪,四季常青;九是次第开放,历时百日;十是水养瓶插,久日常鲜。茶花也因此被称为“十德花”。山茶花又是二十四番花信风中第二番花信风使者。吉祥图案“春光长寿”,以山茶花与绶带鸟构图,“绶”与“寿”谐音,寓意长寿。大理白族把山茶花推为至尊——百花之王,每年农历二月初九到十五,定为“朝花会”,家家门前堆花山,花山顶上就是一盆盛开的山茶花,美丽的姑娘也被称为“金花”。在唐代,妇女有把茶花簪插于鬓发之上的习俗。唐代温庭筠的《海榴》诗“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就是例证。

【文学价值】唐代茶花诗是中国茶花诗词中的高峰,一代文学名家的茶花诗词流传千古。李白诗云:“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苏轼有:“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说是与君君不会,灿红如火雪中开。”陆游诗:“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赞美了山茶花凌霜傲雪的风骨。明代张新的《咏山茶》中写道:“曾将倾国比名花,别有轻红晕脸霞,自是太真多异色,品题兼得重山茶。”清代段琦的《山茶花》中写道:“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把山茶花誉为民族英雄,是对茶花赞美的最高境界。
【艺术价值】唐代已经出现了茶花画,代表画家有唐末的滕昌祜和五代后蜀的黄筌。宋代《宣和画谱》记有滕昌祜画《山茶家鹩图》和黄荃《山茶鹑雀图》《彩鸠山茶》《山茶雪雀图》。近代绘画家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等大师都留下了茶花绘画珍品。1979年我国发行了一套10枚的山茶花邮票及小型张,画面上山茶花朵朵盛开,生机勃勃。

【食药文化】山茶花的花、根均可入药。中医认为,山茶花性味微辛、甘、寒,入脾、胃、肺经,有清热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各种出血、肠风下血、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等,可以制成茶花粥、茶花汤、山茶黄酒饮、养生花茶等,用于治疗与保健。有的山茶种子富含油脂,是很好的食用油料。金花茶的浸提液呈黄色,可做食用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