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首 页 | 基金会简介 | 章 程 | 组织机构 | 基金要闻 | 政策法规 | 专项基金 | 管理办法 | 研究进展 | 基金资助活动
【农耕文化】《农业物种及文化传承》——番茄的起源与传播
日期:2021-12-24 发布单位: 作者:

   番茄别名西红柿、臭柿、西番柿、洋柿子、狼桃、火柿子、番李子、番柿、洋海椒、毛腊果等,属茄科,番茄亚属,在南美热带地区原是多年生植物,在温带则为一年生植物。现我国普遍栽培,是重要的蔬菜作物和经济作物。


  【起源】番茄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带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智利等国的高原或谷地,至今那里还可发现几乎全部的野生种,当地土著居民自古即从自然界中采摘食用。随着印加帝国的灭亡,印第安人的迁徙,最初将番茄传到北美洲南部的墨西哥,在土地肥沃、湿润的墨西哥湾的土壤气候条件下,经自然演变和人工选择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变异。据考证,栽培番茄最初起源于秘鲁的矮克度,其祖先是樱桃番茄。此外成都考古学家在汉墓中发现了一种种子,经培育竟是番茄幼苗,最后还结出了葡萄大小的番茄,因此认为中国的番茄是一种未经改变的野生小番茄。 

  【传播】16世纪欧洲航海家从墨西哥将番茄带回他们的故乡,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种植。最初人们认为其果实有毒,不敢食用,只作为观赏及药用植物栽种。美国虽然为墨西哥的近邻,但到18世纪美国始有从欧洲引进番茄的文字记载。18世纪后期,番茄由西欧传到俄国。据记载,番茄向亚洲的传播,由葡萄牙人带至东南亚的爪哇岛种植,然后由此辐射。


  中国番茄是明末由欧洲或是东南亚传入中国的山西、贵州、云南等地,清代传到东南地区、华北地区等,民国时期番茄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也有研究认为番茄最初从海路传入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此后,番茄又被多次、多途径地从国外引种。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信息维护: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技术支持: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43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
邮编:100125
电话:86-10-59194457/4699/4698
传真:86-10-59194458
E-mail:casef44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