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首 页 | 基金会简介 | 章 程 | 组织机构 | 基金要闻 | 政策法规 | 专项基金 | 管理办法 | 研究进展 | 基金资助活动
【农耕文化】《农业物种及文化传承》——桂花的起源与传播
日期:2021-12-07 发布单位: 作者:

  桂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别名木樨,有“花中月老”“十里香”等美称。桂花枝叶茂密,四季常青,花香清可绝尘、浓能溢远,花期多逢中秋佳节时,香闻数里,有“独占三秋压众芳”的美誉。 

  【起源】桂花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有2500多年的种植历史。《九歌》中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等诗句,说明当时花中月老——桂花人们已经发现并利用桂花的食用价值。《吕氏春秋》称赞桂花“物之美者,招摇之桂”,视为美好事物的象征。战国时,韩燕两国互赠桂花,以示友好。 

  【传播】西汉时期,桂花作为珍稀名贵花木,多被各地以贡品的形式献给王室,植于帝王宫苑。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开始进入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隋唐以后,桂花被广泛栽培,至宋代已步入寻常百姓家,并逐渐形成了苏州、杭州、成都、咸宁、桂林五大桂花产区。唐代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记》中有引种栽培剡溪之红桂、钟山之月桂、曲阿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剡中之真红桂的记载。北宋苏轼的《格物粗谈》中对桂花的生长习性做了描述。南宋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桂花的嫁接与育种技术。明代俞宗平的《种树书》中记载了桂花嫁接与压条繁殖技术,为后来桂花盆景的制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中介绍了寒冷地区种植桂花的经验,对桂花的向北分布进行了有益探索。宋代陈景忻的《全芳备祖》中记载了桂花品种丹桂。明清时期,关于桂花品种的记载逐渐增多,并以花色、花期等性状为标准,开始记载桂花的类别分类。

  《本草纲目》与《花镜》中记载的银桂、金桂、丹桂、四季桂、月月桂等桂花类别名称被广泛应用。新中国成立后,桂花在全国广泛栽植,极大地促进了桂花分类与育种研究、桂花历史起源与文化的挖掘及应用等。2004年,国际园艺学会任命南京林业大学向其柏教授为木樨属植物品种国际登录权威。桂花在古代即已传入日本,并于18世纪传入了英国,之后又传入欧洲其他国家,现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大部分亚洲国家均有栽培。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信息维护: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技术支持: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43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
邮编:100125
电话:86-10-59194457/4699/4698
传真:86-10-59194458
E-mail:casef44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