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畦翻晒,夏里栽菜
土壤深翻后,让土块(垡)暴露在太阳下晒,这样有利于减少病虫草害,改善土壤结构。晒垡对蔬菜生长是有利的,夏季种菜前应深耕晒垡。

生秧田,熟菜园
未种过菜的地块称为“生地”,土中病菌、害虫和杂草种子少,蔬菜育苗(秧)的地块应为生地;常年种植蔬菜的土地经常翻耕施肥,耕作层深厚、土壤肥沃,称为“熟地”,种菜的地块应选熟地。
苜蓿地里种西瓜,吃得人们笑哈哈
苜蓿属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够把空气中的氮固定在根茎中,有利于自身更好生长,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环境。西瓜和豆科作物轮作,土壤环境好,又能减少病虫害,所以产量和品质都好。类似的农谚还有“小豆茬,种西瓜,黑子红瓤真不差”,“头年毛豆,二年瓜,三年玉米长的大”等。
种韭菜,懒人菜
韭菜是多年生宿根性蔬菜,是中国最古老蔬菜之一,种植一次可多年和多次收获,栽培相对容易。
淹不死白菜,干不死葱
种白菜不怕水多,而葱则不怕干旱。白菜栽培时需水分较多,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葱在干旱条件下,地上部分叶片会枯黄,而地下部分鳞茎能进入休眠状态,不会死亡,条件适宜时可再次萌发。
冻不死的葱,旱不死的蒜
葱的根、茎较耐寒,一般情况下,能越冬;大蒜在干旱条件下,能提早形成小鳞茎,进入休眠状态,起到自我保护作用。
一脚三蒜,一亩上万
说明种蒜的密度,大约一只脚的长度种3株蒜,按这样的密度,一般每亩种植4万~5万株,是密植大蒜适宜的密度,大蒜密植可以显著提高产量。
端午不在地,重阳不在家(大蒜)
蒜头采收最迟至端午(农历五月初五),否则蒜头会散瓣,失去商品价值;蒜头在室温下贮藏至重阳(农历九月初九),蒜瓣就会萌芽,失去食用价值。类似的农谚还有“夏至起蒜,必定散瓣”。

见蔓不见瓜,必定拿车拉;见瓜不见蔓,只能挑几担
瓜的产量形成需要一定的藤蔓和叶子,所以藤蔓有一定生长量后坐瓜,即“见蔓不见瓜”,有足够的叶蔓为瓜制造养分,有利于高产;反之,坐瓜的节位过早,即“见瓜不见蔓”,叶蔓生长受到影响,也没有大瓜,产量不会高。
白菜栽根,油菜栽心
“栽根”指浅栽,“栽心”指深栽。白菜秋季栽培以浅栽为主,有利于发根和生长;油菜要考虑越冬防寒,所以应适当深栽。
寒栽心,夏栽根
越冬菜适当深栽有利于防寒,夏秋菜适当浅栽,有利于发根。
茄栽花,瓜栽芽
茄果类蔬菜的根系一般移栽后再生能力较强,缓苗(恢复)快,适于大苗移栽,且带花移栽有利于早结果、早上市。瓜类蔬菜根系移栽损伤后再生能力差,缓苗慢,影响生长,故一般小苗移栽(栽芽)。

深栽茄子浅栽葱,深长蒜薹浅长蒜
茄子入土较深,适当深栽有利;葱入土浅,浅栽有利于早发棵。蒜栽深,越冬能抗寒,春季能正常抽生蒜薹;春季通过中耕将土层疏松适当拨开,有利于大蒜鳞茎的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