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首 页 | 基金会简介 | 章 程 | 组织机构 | 基金要闻 | 政策法规 | 专项基金 | 管理办法 | 研究进展 | 基金资助活动
【农耕文化】《农业物种及文化传承》——枣的起源与传播
日期:2021-03-25 发布单位: 作者:

  枣是原产我国的特有果树。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枣树就有着特殊的历史感情,它与我国人民的生活须臾不可分。 

  【起源】枣树起源于我国,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专家对枣和酸枣的生理生枣态及分子等多方面的比较研究,结合化石出土文物和古文献考证及实地调查,认为枣和酸枣均原产我国,两者近缘,枣的野生种是酸枣,由酸枣演化而来,最初栽培在黄河中下游一带。 

  据《中国果树志•枣卷》记载,中国枣的最早栽培中心在黄河中下游一带,且以晋陕峡谷栽培较早。从《诗经•豳风》《周礼•天官》和《礼记•曲礼》的记载可以看出,当时晋陕峡谷不仅把酸枣驯化为枣,同时已有一定的栽培面积,并常用作祭祀的祭品和馈赠的礼品。再从现存的枣树情况来看,晋陕峡谷还普遍生长着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枣树,这些枣树栽植分散,野生类型较多,管理粗放,是原生的栽培类型。 

  【传播】据古文献和考古资料记载,枣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3000年。最早的栽培中心在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渐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到汉代,枣的栽培已遍及我国南北各地。 

  枣很早就被引种到相邻的朝鲜、日本、俄国、阿富汗、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和泰国等国,并沿“丝绸之路”传播到伊朗和地中海沿岸的西欧各国。1837年,美国从欧洲引进小枣种苗,后又引种大枣。1949年以后,美国和前苏联等国都大量引进我国优良枣树品种。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信息维护: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技术支持: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43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
邮编:100125
电话:86-10-59194457/4699/4698
传真:86-10-59194458
E-mail:casef44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