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首 页 | 基金会简介 | 章 程 | 组织机构 | 基金要闻 | 政策法规 | 专项基金 | 管理办法 | 研究进展 | 基金资助活动
【农耕文化】《农业物种及文化传承》——月季的衍生的文化现象与价值
日期:2019-08-16 发布单位: 作者:

  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人们赋予了月季丰富的思想情操、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

  月季不畏酷暑盛夏,敢于红英斗雪,具有圣洁的品质,象征着爱情,被誉为和平的使者。我国民俗文化中,月季因四季开花、花期极长而被视为祥瑞的象征,如新春、婚礼及寿诞等时节或场合的祝语“四季平安”“万代长春”等便隐含月季的花名,婚联中有“描花四季花长好,绘月千年月永圆”,花瓶中插月季花表达“四季平安”,天竹、南瓜和月季花的纹图代表“天地长春”,白头翁栖于寿石旁月季上表示“长春白头”等。“季”同“吉”,由月季花组成的图案象征吉祥。

  明代有“月季花”和“鸡”组成的“双吉”图案,寓意吉祥、吉利。清代中期精美的玉石月季盆景,于宫中摆放,寓意吉祥长寿。沈阳故宫博物院清代乾隆年间的锦鸡月季图鼻烟壶,锦鸡周围是月季花,寓意锦上添花。月季是世界和平友谊之花,各国之间常以赠送月季来表达友好之意。

【文学价值】

  唐代白居易写道:“翁头竹叶经春熟,阶底蔷薇入夏开。似火浅深红压架,如饧气味绿粘台。”宋代苏轼用“幽芳本长春”“长春如稚女”等诗句描写月季,长春花的名称由此而来。宋代徐积有“一丛春色入花来,便把春阳不放回”。南宋杨万里有“只道花无百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生动地描绘了月季四季常开、争奇斗艳的习性。

  宋代赵师侠的词作《朝中措·月季》中写道:“开随律琯度芳辰。鲜艳见天真。不比浮花浪蕊,天教月月常新。蔷薇颜色,玫瑰态度,宝相精神。休数岁时月季,仙家栏槛长春。”这首词不仅写到了月季的形态习性,也揭示了其品格,比拟了其精神。

【艺术价值】

  两宋时期,赵昌、崔白、马远等画家均留下了古代月季绘画作品。明末清初,入驻宫廷的意大利画家朗世宁画出了不少庭园古老月季绘画作品。清代画家居廉的国画作品《花卉昆虫图之月季》,描绘了一株生长在岩石缝中的月季,表现了月季顽强的生命力。1984年国家邮政局专门为我国自育的月季品种上海之春、珍珠等发行了一套6枚的特种邮票。

【食药文化】

  月季花还可做菜、做汤,并可做药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提到月季“气味甘温,无毒,主治活血、消肿、解毒。”月季经提炼可制作饮料食品、酿酒、化妆品等。

【休闲文化】

  月季常以专类园的形式进行展示,具有资源保存、品种展示、文化传播、科普教育、科研生产、观光旅游等多项功能,据统计,1955—2014年国内建有各类月季园达26个。天坛公园月季园是由蒋恩钿女士1959—1963年协助建立的,它是中国最早,也是当时规模最大的月季园。

  为了纪念蒋恩钿女士为我国月季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太仓恩钿月季园苏州太仓市在她百年诞辰之际修建了恩钿月季公园,种植有恩钿女士、绿野、安吉拉、和平等800多个月季珍贵品种,被授予“世界月季名园堂”称号,这是我国第一个获得这一称号的月季园。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信息维护: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技术支持: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43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
邮编:100125
电话:86-10-59194457/4699/4698
传真:86-10-59194458
E-mail:casef44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