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首 页 | 基金会简介 | 章 程 | 组织机构 | 基金要闻 | 政策法规 | 专项基金 | 管理办法 | 研究进展 | 基金资助活动
【农耕文化】农诗《河北民》
日期:2019-05-16 发布单位: 作者:

  河北民 

  宋·王安石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①。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②。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③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傍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④,斗粟数钱无兵戎⑤!

【简明释义】

  ①二边:宋和辽、西夏的接界处。

  ②夷狄(dí):古代对东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此指辽和西夏。

  ③南:指黄河以南地区。

  ④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之治为唐代兴盛的时期,当时连年丰收,粮价低,人民生活安定。

  ⑤兵戎:战争。

 

【古文今译】

  黄河以北边地的人民长期饱尝辽和西夏的侵扰之苦。家家养儿育女,男耕女织,全都上缴供奉辽和西夏的贵族。

  大旱之年,辽阔的土地上空荡荡,人们饥肠辘辘,度日如年,然而官府却不管其死活,仍然催促逼迫他们去做河工。

  “河北民”背井离乡,扶老携幼,来到南方逃荒。黄河南岸的百姓丰收尚且无衣无食,歉收就更不待言了。

  行人面无血色,悲愁充塞天地,白日为之昏暗。

  无法与贞观之年连年丰收、无战争的国富兵强的太平盛世相比。

 

【主题新读】

  该诗生动真切地反映了黄河以北人民在天灾人祸双重折磨下的痛苦生活。诗的开篇写黄河以北边地的人民因“生近二边”而长期饱尝辽和西夏的侵扰之苦,暗写是北宋王朝实行“守内虚外”政策造成了严重的边患,总领全诗。

  接下来,诗人选取了一组典型材料,具体描写“河北民”的赋税、饥馑加徭役、流亡等“长苦辛”。字字句句渗透了诗人对北宋王朝屈辱求和,转嫁赋税于民,向辽和西夏进贡,地方官吏则借机向百姓榨取勒索的愤懑之情。

 

  至此,黄河两岸人民深受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悲惨遭遇已基本上反映出来了,但诗人犹嫌不足,又推出这样一个镜头,“悲愁天地白日昏,路傍过者无颜色”。诗人以此景物描写和夸张之笔续写百姓之苦,更形象、更典型。

  (周蓉蓉、王龙俊、仇美华供稿)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主办单位: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信息维护: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技术支持: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743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
邮编:100125
电话:86-10-59194457/4699/4698
传真:86-10-59194458
E-mail:casef4458@163.com